老齡化趨勢加劇 移動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移動醫療市場這幾年邁入高速增長期,2016年市場規模達71.8億元,2017年市場規模突破百億元,達125.3億元,年增長率超過50%。老齡化趨勢加劇,藥品與醫療設備消費比不匹配,由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而帶來的新一輪醫改政策推動,醫院內外醫療產業互補發展的新趨勢。
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醫療健康功能正在不斷與多行業融合滲透,例如,人們現在常用的可穿戴設備就可以進行運動、睡眠、心率等基本體征信號監測;隸屬于智能家居的智慧床墊可以在睡覺的時候監測心率和睡眠情況等;更有甚者,未來的汽車也將在車里監測人體的體征信號,并把駕駛員的狀態監測信息和車輛狀況相關信息整合起來,實現更具安全性、人性化的駕駛體驗,這也將成為無人駕駛必經的發展之路。而把范圍進一步擴大到更為廣闊的IoT領域,利用現有技術條件監測寵物健康及日常活動狀況的需求已經形成并實現。
目前,醫院內部的設備也在提倡可穿戴化、便攜化;部分醫療機構甚至以往做前端的醫療設備公司都在進一步擴展覆蓋后端的產品包括醫療服務等,即以往需要CFDA認證的醫療設備在產品形態上都在發生變化,逐步走向移動,只是現在還沒有大規模展開。
不論是可穿戴還是其他的細分市場領域,希望通過結合“醫療健康”驅動產業和行業發展都離不開以下兩點:一是健康保健功能的不斷豐富和完善,包括基礎的運動及體征信號的采集和處理,甚至環境相關數據的監測等;二是智能化,作為人工智能的接入窗口,甚至是人工智能最終用戶的直接硬件設備,通過大數據的融合處理實現智能化的深度信息挖掘,進而解決用戶痛點提升使用體驗。
最早融入醫療健康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增長勢頭良好, 根據公開信息,蘋果、三星、Garmin和Fitbit在2017年仍然保持高增長,而國內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小米手環產品,增長穩定,它的一代二代產品中也都融入了健康類功能。
在移動醫療特別是智能可穿戴中實現的各種健康功能需結合小型化和便攜化的整體趨勢,這也是應用場景擴展融合的前提條件。而在注重性能、指標的同時兼顧實用性、小型化以及成本因素,歸根結底是對技術方案的考驗。ADI為各種移動醫療應用場景提供了全面的重要體征數據采集和處理技術方案,涵蓋心率、ECG、血壓、血氧、運動、體脂、睡眠時呼吸等醫療保健關鍵體征指標的監測功能設計目標。不同于傳統專業醫療,移動醫療的突出特點就是短平快,多領域的應用場景融合更是強調time to market,完整或者近乎完整的解決方案成客戶剛需。
當然,市場的變化總是和消費者的認知升級緊密掛鉤。據BTC調查顯示,超過80%的消費者認為可穿戴科技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讓醫療保健更加便利;更有70%的美國人相信,可穿戴技術可幫助其改善健康和健身。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