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看互聯網+醫療 輔助基層醫療
隨著5G、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突破與應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有效提升了健康醫療產業的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共有7處提及“互聯網+”。“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寫進了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中。“互聯網+”熱度持續上升。
在今年兩會上,多位科技大佬就健康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在“互聯網+醫療”領域的應用提出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建議,在醫療欠發達地區和基層機構可以率先推廣人工智能輔診等技術,如騰訊結合醫療影像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覓影”平臺,目前已成為醫療機構的癌癥輔助篩查工具;通過AR、VR、直播等方式,基層醫生能與專家遠程會診和交流,這些都將有效改善醫療資源不足的現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精準下沉。
全國政協委員、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建議,利用數字技術將優質資源廣泛貫通至患者末端,打通醫療惠民“最后一公里”,提供“核心醫院+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數字家庭醫生”三級供給模式,提升醫療效率和準確率,助推分級診療,力爭實現每個中國家庭都有家庭醫生,促進醫療全民普惠。
無論是互聯網+醫療還是AI+醫療,當下最亟需的應用場景其實在基層。雖然大數據應用如火如荼,但目前實現數字技術在健康醫療事業中應用還存在諸多挑戰。
政府部門之間,醫療機構之間,醫療機構和服務企業之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數據壁壘。同時,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健康醫療產業融合方面還存在較多政策、標準、法規和技術壁壘。
對此,馬化騰建議以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為載體和手段,建立跨部門、跨領域健康醫療機構間的數據共享機制,實現健康醫療大數據的規范采集、集成共享和合規應用,提升管理和服務的精準度,助力國家建設全方位、全周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議立法明確管理機構、醫療機構、市場主體、患者個人等各方主體對醫療數據的權屬關系。建立由政府牽頭、多方參與的健康醫療領域開放創新平臺,加強成熟技術和頂級專家經驗共享,破解數字技術與醫療行業融合的共性難題,降低數字技術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技術門檻。
“人工智能+醫療”離不開高質量的健康醫療數據,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目前,現有的優質健康醫療數據更多集中在院內診療過程,且以專科疾病為主,常見病、慢性病、患者行為等健康數據并不完善,制約了人工智能技術在醫改任務中充分發揮作用。他建議,將智能語音技術列入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戰略發展布局。在此基礎上,建立國家健康醫療語音數據應用規范,實現覆蓋采集、應用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健康醫療大數據體系。
最近幾年,人工智能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醫療領域,以醫療為范疇進行人工智能投資的案例也越來越多。隨著大數據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各個行業對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大數據已經成為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的有力工具。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