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整體步入高速增長階段
2017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高達5233.4億元,過去6年來CAGR達到18.21%。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醫療器械產品需求持續增長。
然而,我國人均醫療器械費用支出遠低于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人均醫療器械費用皆大于100美元,瑞士高達513美元,而我國人均醫療器械費用僅為6美元。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未來醫療器械行業仍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醫療器械的特點是產品間差異極大,既包括止血海綿、一次性注射器這類較簡單的產品,也包括醫用磁共振成像設備(MRI)這類復雜的大型設備;基礎領域涉及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傳感器技術、信號處理技術、生物化學、臨床醫學、精密機械、光學、自動控制、流體力學等眾多方面。因此醫療器械的發展受相應國家基礎工業發展水平影響很大,美國、歐洲、日本等地由于發達的工業基礎和多年的技術積累,長期處于世界的領先位置。
據初步調查,目前發達國家能夠生產的醫療器械,我國基本上都能夠生產。但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在總體質量和技術水平上與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趕超發達國家高端醫療器械技術水平,還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有些產品同質化嚴重,例如我國僅生產輸液器、注射器的企業就有200多家,不同企業之間的產品質量和性能上沒有明顯的差別。也因此導致我國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產品國產化率較低。
目前來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中,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僅占比25%左右,且該市場的絕大部分都被國外廠商把持。我國多數企業仍處于中低端醫療器械領域,中低端市場規模在中國整個醫療器械市場中的占比高達75%左右。
根據使用場景劃分,我國醫療器械分為醫用醫療器械和家用醫療器械兩大類。其中醫用醫療器械在整個醫療器械市場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2017年該市場實現了3805億元左右的銷售收入,占比高達72.7%。而家用醫療器械則處于弱勢地位,2017年實現收入在1429億元左右,行業市場占比為27.3%。
因此,醫療器械國產化及進口替代是國家政策重點鼓勵的方向。受國家醫療器械行業支持政策的影響,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整體步入高速增長階段。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